新年来王宫赏玉!“悠悠琼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特展”打开

  2024-09-15 古玩字画

商品介绍

  南越王博物院2024年首个临展看什么?璞玉浑金,新春吉利,无妨从玉龙、玉鱼、玉牛等涵义吉利的传统玉器中探寻西周时期的人文相貌。

  “悠悠琼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特展”于2024年1月12日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摆设楼二楼文物特展厅展出。

  本次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主办,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扶风县博物馆协办,展出玉器123件/套,汇聚了宝鸡区域西周“弓魚”(yú,古国名)国墓地、益门二号春秋墓等重要考古发现出土的玉器,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初次在岭南区域大规模展出。

  “早在9000多年前,咱们的先人就从石头中甄选出玉石,琢玉成器,创造出别出心裁的玉文明。广州与宝鸡两地相隔千里,却相同拥有着绚烂的玉文明。”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表明,本次展览将协助观众从两地玉器中窥见秦汉岭南区域玉文明对华夏的承继和展开,更好读懂岭南文明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华夏一统的前史进程。

  “本展览旨在宏扬古代工匠精力,影响广大观众从全新的视角翻开玉文明之窗,感触我国玉文明的博学多才。”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以为,此次展览的举行是促进宝鸡与广州两地文明交流,宣扬两地前史布景和文明的重要活动,也是宝鸡为广州奉上的一份玉文明大餐和新年贺礼。

  展览以古代玉器工艺为切入点,通过“璞玉浑金”“琢玉成器”“美玉如斯”三个部分,环绕玉器的原石品种、制造技艺以及日常日子使用三个方面层层打开,叙述“玉”的故事,展示我国玉器的艺术价值和文明内在。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坐落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有着2700多年的建城史,古代文明遗存很丰厚。被誉为“炎帝故乡”的宝鸡,不只是闻名中外的“青铜器之乡”,也是前期玉器的重要出土地。

  1974年至2003年间,宝鸡市区的纸坊头、竹园沟、茹家庄等地,先后发现了西周国遗存,出土文物3000余件,包含精巧的青铜器和玉器。

  “弓魚”国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方国之一,史籍失载,有赖于考古开掘,其前史相貌根本得以恢复。“弓魚”,出自“弓魚”国墓葬遗存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国君称“弓魚伯”,伯为爵称。其间心区域应在渭水以南、清姜河两岸台地,适合打开农耕、放牧、打猎等多种经济活动。

  “通过整理,咱们得知‘弓魚’国共出土了29座墓葬,年代及等级序列较为完好,可以推定上下秉承、中无间断的‘弓魚伯’世系,大约从周文王晚年、武王、成王前期,到昭王晚年、穆王之时。”据策展人、南越王博物院摆设展览部馆员施梵介绍,展出玉器蕴含着西周时期的礼制葬俗、社会经济文明等信息,提醒出该地与华夏区域商文明、西南区域前期巴蜀文明以及西部甘青区域寺洼文明等的联络。

  2024年是宝鸡“弓魚”国墓地发现50周年,籍此之际,“弓魚”国出土玉器初次来穗展出,不只能让市民朋友一睹千里之外、千年曾经的西周“弓魚”国玉器的精巧,也能从雕刻未毕的璞玉中了解西周玉器的良工技艺,以此知道“弓魚”国的共同文明魅力。

  “有匪正人,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被浅绿色灯火笼罩的展厅里,通透无瑕的玉器在山丘状布景的烘托下更显温润,合作《诗经》《咏玉》中的温婉诗句,宛如闯入一帘山水画卷中。

  “展厅的规划理念来源于山水画,玉石通过山体里的岩浆冷却堆积,随后滚落到溪水中,被古人所发现。”展览方式规划人、南越王博物院摆设部馆员蔡淑容表明,观展线路就像河流相同曲折向前,群山装修给观众带来一种空间幻想。

  中华传统文明中,不只以玉与正人相喻,更以玉为礼制的表现。展览展出了西周窖藏中的“三璜联璧”,表现出齐家文明多璜联璧的玉器文明特征。这组玉璜为同一玉料所制,玉质、器型相同,三璜组合成璧。虽出自西周窖藏中,但玉质、器型风格都显示出齐家文明的特征。

  “弓魚”国作为西周王畿的方国,其贵族墓出土的玉器表现了周代的等级制度,玉器的品种、数量及精巧程度按等级有所区别。

  主办方介绍,“这批玉器中既有精巧的‘琼瑰’,也有没有竣工的半成品。部分玉器在成型后被从头改造,风格各异的雕刻痕迹展示出两个时空之间的对话。古人使用余料打磨出精巧玉饰,从中可以精确的看出古人对玉的爱惜与喜欢。”

  展厅中心,独立展柜里“养”有一条通体碧绿、带有深色斑驳的玉鱼。此玉鱼出土于墓主“弓鱼伯”的右腿邻近。因为鱼身、鱼尾之间有一半圆形的管钻痕迹,研究者以为它有很大的可能是再生形玉器,即原器可能是斧、钺类东西,经再加工而成玉鱼。

  在玉鱼的右侧展柜里,有一只呈回忆站立状,头角概括清楚、挺拔头顶的玉鹿。鹿的双目微翕,似在山野中闲庭信步、闭目遥想,生动传神。该玉鹿的墓主同为“弓魚伯”,应归于同一墓中的殉妾,“南有嘉鱼,北有鸣鹿”,从头演绎了西周时期的爱情故事。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利。自古以来,人们在对玉石的规划和雕刻上,或多或少会赋予其吉利的涵义。

  先秦时期,装修玉器的创造多以花鸟鱼虫等天然生物作为原型,比方“弓魚”国玉器中,常见的有玉鱼、玉鸟、玉牛等。商代晚期,以鹿为纹饰的玉器渐渐的呈现。明清时期,摆设玉器最为昌盛,呈现了林林总总的吉利图案,以石榴、蝉、蝙蝠、鲤鱼、白鹅、荷花等传统意象,标志及第、富有、长命、多子等不同的祈愿,反映人们对未来美好日子的祝福和期盼。

  “本年是龙年,咱们在此次展览中精选了三件龙形玉器。不难发现,‘弓魚’国墓葬出土的龙形玉佩和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龙形玉壁在玉质、器型和风格上都有相似之处。”施梵期望观众从古人惜玉爱玉的背面,了解“玉”的可贵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