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福建频道

  2024-06-23 ob体育官网下载-玉器

商品介绍

  近日,由王刚主持的北京电视台王牌节目《天下收藏》,“砸”出了争议。有专家将节目中砸掉的30件“赝品”与首都博物馆的珍品作对比,质疑王刚在节目中砸掉的有九成是真品。对此,节目组回应称,绝不可能砸错。昨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表示,经北京文物局派出的专家鉴定,认定王刚在节目中所砸的藏品都是赝品。

  就在各方说法争执不下时,昨天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做出回应,称经北京文物局派出的专家鉴定,王刚所砸的所有文物都是假的:“近日,有网民质疑王刚在北京电视台‘鉴宝’节目中把真文物当成假的砸了。北京市文物局对此事格外的重视,立即请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前往鉴定。经对砸了的文物残品鉴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北京市文物局表示欢迎广大网民监督。”

  经北京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王刚节目中所砸瓷器均为赝品。但公众的疑问,并非真的质疑王刚是否砸的是赝品,而是这种混淆不清的状况难以取信于人。专家鉴定文物,由谁来鉴定专家?面对中国古玩鉴定行业的混乱局面,还需要另一把护宝锤,那就是系统的外部监管和约束机制。否则在古玩鉴定市场的浩瀚烟海中,必定还是冤魂无数。

  其实英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一个鉴宝节目,也砸赝品。这个我们并不是要模仿他们的,王刚之所以做出这个行动,是为了告诉别人,这个仿品背后是一个骗人的行为,我们要“砸”的就是这样一种行为,要起到警醒警示作用,让藏家懂得正确收藏,不要自己“蒙”自己,沾沾自喜地收藏着一件假东西。【详细】

  关于王刚砸瓷这一举动,我觉得没必要过度去关注它。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这样的做法的初衷未必是坏的。王刚自己也说了,他们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普罗大众对文物真伪的认识,提高大家的收藏意识。我认为这个节目做了这些年,对老百姓收藏意识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现在很多人都会拿出一件老旧的东西去找人鉴定,去分辨真假。当然,这种砸瓷的节目方式,没必要去宣扬,也没必要去反对,存在就是一个历史过程、一种社会现象,如此而已。【详细】

  著名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对于砸赝品的这个方式姚政也提出了自己的异议。东西真假暂且不说,砸了瓷器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终止了它的生命”。而高仿品在很多年以后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珍贵文物。他认为砸碎所谓赝品的这种解决方法久而久之会伤害民间收藏者的感情。而瓷器存在于中国人最为丰富的民族记忆之中,电视节目对所谓瓷器赝品的评价和处理过于武断。【详细】

  对于瓷器而言,其实没有真假之分,因为它们都是瓷器。如果要谈,只能说这件瓷器到代不到代,你的推断是不是准确。瓷器无论新旧,都不应砸。中国自宋代以来,就一直有后代仿前代艺术品的惯例。这是对前人的学习和传承,所以这种行为不能一概说成是为了造赝品赚钱。我们只可以理解成:王刚的“砸”的行为只是一个信息,一种表态这样的一个东西被砸掉了,你失去了,才会更懂得以后要怎样去挑选值得收藏的真品。【详细】

  针对众藏家的质疑,《天下收藏》节目组的回应是——绝不可能砸错!《天下收藏》制片人韩勇称,虽然观众在节目当中只看到三位专家,但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专家库。“专家库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来自专业机构的专家,如博物馆和文物局的鉴定专家;二是拍卖公司的高级从业人员,他们多是拍卖公司的业务带头人;三是高端艺术品行业当中的经纪人。每一件瓷器,至少要由3到5位专家鉴定,并且实行一票否决。而且我们是把最有把握的瓷器拿出来做节目,绝不会砸错东西。”【详细】

  王刚坦言:要问我为什么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对待赝品,简言之,就是恨啊!恨那些造假、贩假者,同情进而警醒那些上当受骗的藏友们。这么做,实在有些现实关怀在里面。我在这行里待久了,耳闻目睹太多太多穷其一生积蓄,买到的全是赝品的辛酸故事。这就让我下决心,在节目中淡化人们最关心的价格因素,而是突出对瞎活(假货)的鉴别与打击。【详细】

  除了拿粗暴当噱头,追求眼球效应外,“王刚砸赝品”实则砸出了当下文物鉴定的监管漏洞。正是因为鉴定行为缺少监管约束机制,才有了“王刚砸赝品”的草菅“宝”命。著名收藏家姚政为此发出“中华文物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疾呼,要想“砸宝”锤下留情,除了需要媒体和收藏界加强行业自律,更需要完善文物鉴定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文物鉴定资格认证制度,厘清鉴定机构和个人的责任,促使其对手中的权力多一分敬畏。【详细】

  鉴定行业乱象丛生,所折射的是整个社会的乱象。文物鉴定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因为其行业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行当应是清净之地、干净之地,不应藏污纳垢。文物鉴定专家都是专门之家,也该有足够的专业精神。玩个心跳可以,一时走眼亦无碍大事,但为骗子站台,故意作假,则是与专业素养无关了。不客气地说,那是在走险棋,是在有意触碰法律和法规这条高压线。【详细】